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东北满族“历史记忆的痕迹”遍布《红楼梦》

发布日期:2019-07-12

 

——邓加荣破译《红楼梦》学术成果选录

邓加荣先生(笔名:白山智叟)研究《红楼梦》多年,颇多创见。黛玉,苏州人氏。著名的织造府,也在南方。《红楼梦》里的人物故事、社会习俗、风景描绘,浸透江南风味,人所共知。但是,加荣却发现东北满族历史文化的痕迹,在这部伟大作品里,同样比比皆是。《红楼梦》和满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是加荣独辟蹊径的新的研究发现之一。如此说来,《红楼梦》乃是中国南北文化融合的结果。加荣“破译”《红楼梦》的学术成果,作为诸多“批注”,有许多分别写入《红楼梦》原著的相关段落里,与原文交叉并存,较长的段落则单列于文后,读来饶有趣味。上海文汇出版社2014年出版了他的《全面破译<红楼梦>》一书,汇集了这些成果。这里,选出几段,新文共赏。标题,包括小标题,均为博主试拟。

《红楼梦》里的“大荒山”,长白山是也

一部长达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出人意料的是,它竟以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也是古今中外小说中很少见到的篇章结构。而这神话中的大荒山、无稽崖又指的是何处呢?自从《红楼梦》面世以来的二百余年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差不多我国的三山王岳皆都有人指引过,比喻过,寄托过;而脂砚斋在批注时,又称大荒山为“荒唐也”,称无稽崖为“无稽也”,这更使得事态变得朦胧隐晦,扑朔迷离,许多老实人为之上了当,他们不知道这正是作者与批者的狡黠之处,聪颖之处,他们是有意地在此处打下深深埋伏,以便其更加巧妙地故借“假语村言”,而将其“真事隐去”。

那么,这个大荒山到底是天底下的哪座名山,位居于何处呢?几十年来我根据对于古典文献资料和实地民风民俗的多方面研究与考察,几乎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它便是我国塞外第一座神奇崇圣的名山长白山。其理由,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肃慎(是满洲人在西汉以前的称谓)国,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长白山正在其境内。不咸,是蒙语,即神仙的意思。吴士鉴的《晋书注》中明确地指出:“不咸山,即长白山。”后来的人们果然便把长白山称作为仙山、神山、神仙山。南宋时期的礼部尚书洪皓在被金国羁留时所写的《松漠纪闻》中就说:“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盖白衣观音所居”,等等,白衣观音所居的山,自然就是不咸山,亦即神仙山了。

到了东汉、魏晋之时,不咸山改称为盖马大山。《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三国志·东夷传》亦曰:“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海而居。”清代所编的《吉林通志》中明确指出:“长白山为汉西盖马县境之山,则《魏志》之盖马大山为长白山无疑。”

到了南北朝时期,盖马大山又改称为徒太山。《北史·勿吉传》中记载:勿吉“国南有徒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径山者,以物盛去。”这就充分地说明人们对于长白山的敬畏,是自古皆然的,先秦时的不咸山(即神仙山)现虽改名为盖马大山和徒太山,但视之为神山的心情,却是不变的,人们上山时如有大小便,不敢随地便溺,惟恐沾污了圣地,便都用物盛装起来,带到山下遗弃之。

到了随、唐之后,此山又改称为太白山。《唐书·黑水靺鞨列传》中载:“靺鞨(漠河mòhé)居肃慎地,粟未部居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

一直到了辽、金时候,这大荒山才改为现代这个名称——长白山。当年,辽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向东扩地直至日本海。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巡猎至伏虎林时,随行的皇后萧观音作诗曰:“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可见,它当时对于鸭绿江以西地区的开发已具相当的规模,对于长白山的认识也便更加清楚,朝廷里的人去到长白山者日益增多。由于长白山那样巍然壮丽的景象不同凡响,“山色纯白,终年积雪,远而望之若珠宫玉阙,近而视之如瑶林琪树”,因之,他们便开始将古之大荒山、不咸山、徒太山、太白山,改称为长白山。在《辽书》中记载,辽圣宗统和三十年(1012)时,便有“长白山三十部女真”和“长白山女真大王府”之说。

金代兴起后,更是把长白山视之为神山,不仅仍然续用长白山这个名字,而且将长白山当作为自己的民族(女真族)发祥地,也编造了类似清之先人在长白山上吞吃仙人之果的神话。金代大诗人、官至礼部尚书的赵秉文亲自去到长白山,写出了无尚崇仰的诗文《长白山行》:“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玉龙垂爪落苍崖,四江飞下天绅白。”清人秉承金人的全部观念,开始时称自己的国号为“后金”,由此,长白山便一直巍然赫赫地矗立于国人心目之中了。

由辽至今,已经是往事越千年了,人们对于常年皆白的长白山则是越讲越神,越讲越奇,而对于千年之前的那些含含糊糊、道听途说得来的称呼,什么大荒山、不咸山、盖马大山、徒太山等等名称,早被鸟兽皆白的长白山名字给冲洗得无影无踪了。加上辽、金、元、清等北人入主中原后,特别是身居长白山一带的金、清两朝女真族的入主,更是把长白山渲染得神乎其神,人们,特别是身居中原内地的人们,哪里还记起古时那些含含糊糊的名字呢?不是专门研究古地舆志的人,有谁还会把荒古时候的大荒山与今日的长白山联系在一起呢?

不过,当地的老辈居民,却有人还把长白山叫作大荒山,或者是撂荒顶子(疑为辽皇顶子的土音),也有人(包括乾隆皇帝在内)叫土泰山(疑为徒太山的土音)、太白山、老白山、白头山、白山泊子;也还有人叫水悬山、神仙山、白衣观音山等等名字。清代著名塞外诗人吴兆骞的诗,也可以旁证,其诗曰:“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就在这座神仙所居的山顶尖上,有一座世上罕见的高山湖泊——天池,那真是山奇水胜,气象万千,常让人联想到神话中王母娘娘所居的瑶池。正如《天女浴池石影记》所云,“云光雪影,倒印池心,直同海上蓬瀛,飞来天外。”而就在这不是瑶池而胜似瑶池的天池四周,环堵着十六座奇峰,它们依肩而立,珠联璧合,犹如同青钢宝剑似的锋锷犀利,直刺云天,又俨然如同十六个金盔银甲的天兵天将,守护着那那一湾烟波浩渺、决不容世人沾染的碧清湖水。

这十六座山峰个个挺拔危峙,气势磅礴,而其中尤为奇特的是天池北侧的天豁峰,云崖绝峭,怪石崚嶒,山峰形状奇特,前人描绘其状曰:“峰起双尖,中辟一线,有豁然开朗、令人不可思议之趣。”传说,山峰中间的这道山豁,便是大禹王治水时用神斧将其劈开的,此说,又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仿似。山峰上的石头多呈赤褐色,远处望去霞光瑞气,不同凡响。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关于补天石,长白山里的人传说也就更多了,我们这里只摘其一约略地述说如下。据说,清人入关之前曾经有一个名叫惠豆根的辽阳人,去到长白山打猎。一日,见到一只梅花鹿欢跳在他的眼前,他急忙引弓射箭,但一连几箭皆未射中,于是他便紧跟在鹿的身后一路追赶下去。这鹿穿山跳涧,奔跑如飞,亟力想把猎人甩掉。但这惠豆根却也是练就了一身本领的人,特别是在奔跑方面,素来皆被人称之为惠长腿,因此那鹿跑得虽快,却也没有把惠长腿甩了下来。看看天色已晚,这鹿忽然钻进一个山洞里去。惠豆根当然不会放弃,也紧随其后一个箭步蹿进去。谁知刚刚入内,洞口突然掉下一个闸门,将山洞严严实实地给封住。再看那洞内有几个大汉,正吭呦呼嘿地抡着大锤在干活呢。他想,这一下子可完了,一定是落在歹人手里,恐怕就要命丧旦夕了。谁知那些人并无歹意,只是问他家住哪里,因何来到这里来?他如实以对。那些人见他人还老实,就把他留宿下来,并给予了吃食。他问这些人,在这洞里干什么活,为着何事要出这么大的力气?那些人告诉他,他们正在这里打造“补天石”呢。并一再嘱咐他说,出去后不得对外人讲。但他回到老家辽阳之后,还是对家里人讲了,家里人也就把此话传开了。曹雪芹的祖辈,当时都居住在辽阳,毫无疑问,他们肯定都听到了这个“补天石”的传说。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经随着康熙圣驾东巡来到了长白山下,当他遥祭神山圣岭,随同康熙检阅松花江上浩荡水师时,自然也会联想到昔日所闻的补天石一说。从东北归来后他感慨万千,写下了抒情诗词《乌喇江看雨》等无数篇,其中,怀念起这块“补天石”的诗也有两首,例如“娲皇采炼古所遗,廉角磨硥用不得”,“我有千里游,爱此一片石,徘徊不能去,川原俄向夕”,等等。

由此可见,大荒山与补天石一说,在曹家已是几代人的家传熟言与俚语了。

“无稽崖”者,谐音勿吉,是满洲人古代的称谓

那么,无稽崖又是隐喻什么,地处何方呢?经考证,原来无嵇谐音勿吉;而勿吉,则是满洲人古代的称谓。这个民族,最早称之为肃慎,《史记》中就详载其事说:“武王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于是肃慎氏来贺。”这说的是周、秦之际,而到了汉、魏,则称之为挹娄,《后汉书·挹娄传》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到了南北朝时,肃慎又改称之为“勿吉”。《魏书》中有专门的一篇《勿吉传》。传中说,勿吉人仍然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到了随、唐时候,又改称为靺鞨,辽以后则统称为女真了。清太祖发起时的满洲部落,即称之为“建州女真”。

无稽,又谐音为吾籍,也就是吾之原籍的意思。在甄士隐所念的《好了歌》中有这样一句话:“反认他乡是故乡”。请问,这他乡是何地,这故乡又是哪里?脂评本上有批注曰:“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很明显,作者的原意是把太虚幻境、温柔富贵之乡,认作为是他乡;而只有这大荒山(即长白山)无稽崖(勿吉崖)青埂峰(谐音清根,清人之根基),才是他自己的故乡。

由此,我们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书中说的“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这“青埂”二字,绝非脂评中所指,谐音“情根”,一块补天石未被采用,这与情根有何联系?靠也靠不上边吗!实则是“清根”的谐音,意味着大荒山(即长白山)、无稽崖(勿稽崖),这才是清人的根基之处呢。

“绛珠草”即是长白山人参

那么,神话中的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指的又是谁呢?有人(甚至包括一些红学大家)泛解其意,就以绛珠暗含“红”“玉”二字作解,做了许多字面上的推想,这实在是太浮浅了!也有人具体化了,说它是南国红豆,也有人说它是灵芝。实际上,灵芝,并不结红果子,像张衡《西京赋》上所说:“神木灵芝,朱实离离”,只不过是一种想像而已。再者说了,那红豆也好,灵芝也好,都是树,而不是草,《西京赋》上说得明明白白:“神木灵芝”,显而易见,灵芝是木不是草。而在草本植物当中,能够真正结绛红颜色、其状如珍珠般果子的,只有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当年,同康熙皇帝一同去长白山祭祖的翰林院侍讲高士奇在其所著《扈从东巡日录》中,写其亲眼所见曰:“人参,生椴树下,翠蕤绛实,烂然灌莽。”而康熙年间的杨宾(人称杨孝子,其父流放宁古塔,他曾多次去到东边道探父),在其所写的《柳边纪略》中对于人参状写得更加清楚:“辽东人参四月发芽,五月花。花白色,如韭花,丛大者若碗,小者若钟。六月结子,若小豆而连环,色正红,久之则而扁。”这才是真正的草木中的绛珠呢!

再者说了,那人参在满语中叫作“奥尔厚达”。奥尔厚,是草类的总称;达,是首领和头人的意思。二者合起来,即百草之王之意,所以,人们常称人参为神草或仙草。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珠光宝气,晶莹剔透。因之毫无疑问,绛珠草即是长白山人参;而这个“绛珠仙草”,便是灵河岸畔上八两以上可以称作为宝的人参了。因为,在长白山一带的人们有个通常的说法,叫作“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意即八两以上的人参,便是仙品宝物、不同于一般的草木了。因此在民间传说中,人参转化为人形,类似人参娃娃、人参仙姑之类的故事,在我们长白山一带比比皆是。

所谓“神瑛侍者”,实际是“神鹰”的谐音

那么,这个“神瑛侍者”又是什么呢?实际上,神瑛就是“神鹰”的谐音。原来,很早很早之前,就在满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说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是神鹊和神鹰的)噙来一棵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古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这个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室祖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乾隆所写的《祭告长白山文》中就写道:“奥我清初,肇长白山,扶舆所钟,不显不灵。……帝女天妹,朱果是吞,爰生圣子,帝用锡以姓曰觉罗,而徽其称曰爱新。”道光皇帝也在《赐吉林将军瑚松额》一诗中说:“发祥长白始,根本启皇清。”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仙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当然,这也是出于他匠心独运的才华。

《红楼梦》里的“灵河”,实际是长白山天池流出的

“乘槎河”

书中又说,神瑛侍者常在“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那么这个灵河又在哪儿呢?原来,这灵河就是长白山天池里流出的一道小河,古人称为“乘槎(茶chá)河”。

原来,长白山天池浑圆成一盆状,盈蓄一潭万丈清波,惟独东北角上有一缺口,那满池清亮亮的湖水,便从这缺口之处流淌出去,形成了一条藏在深山峡谷之间哗哗流淌的、其色白如乳浆的小河。因为它是从天池中流出的,古人以为可以上通天宇,故而名之曰“乘槎河”,取古代神话乘木筏可以上天之意。据《博物志》载:“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清者,……乘槎而仙去。”唐人李商隐的诗中也说:“海客乘槎上紫气,星娥罢织一相闻。”元代著名诗人、官居到中书左丞相的王结,专门有诗写长白山天池的这种灵气,曰:“天东长白近蓬瀛,缥缈仙人玉雪清。凤去紫箫声已绝,青鸾独跨上瑶京。”曹雪芹正是取乘槎河的这股仙气,换了一个说法,改名叫作灵河。此河只有二里多地,便被一座刀削一般的断崖挡住了去路,于是那乘槎河便从高高的断崖上跌落下去,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长白瀑布。水从瀑布下面再流淌下去,便不叫乘槎河,而称之为二道白河了。这一段短短的、几乎是常年为云封雾裹着的灵河,因为地势极高,极险,人迹罕至,故而岸畔上所生的人参,年头最长,有的竟高达几百年乃至于上千年的。后来,攀登到灵河岸畔采参的人逐渐地多了,可以称作为宝的人参多被挖去。到康熙朝时便下了一道禁令,将灵河岸畔与濛江的五金顶子、那尔轰、棒槌沟、两江口、头道江,抚松县的汤河口子、新安等地皆圈禁起来,严禁军民人等入内采挖,此参只供皇家药用,故称此地所产之参为“皇封参”。

就在这块皇封禁地里,1981年抚松县人真的就挖出一棵重285克的人参来,被号称为“人参之王”,现如今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吉林厅内。这285克折合成现今的度量衡秤,是五两七钱;而古时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的,俗话常将彼此相当称之为半斤八两嘛!如按那古秤计算,这285克,即是九两一钱二分,远在“八两为宝”之上,当是一宗大宝了!而且,1989年又在封禁地里,挖出一棵重达305克号称“山参大王”的大人参出来!

《红楼梦》完全是一部“寻根的作品”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以长白山(亦即大荒山)为源头,或者如同许多文章家所谓的“原起”来写这部长达一百多回的长篇巨制呢?他为什么要用青埂峰下一块补天未用的石头牵引出这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呢?究其原因,完全是与曹雪芹的出身及其家族的兴衰遭际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的。原来,曹雪芹虽然祖籍河北丰润,但早在明万历年间就迁居沈阳附近(有的说是铁岭,有的说是辽阳,可能两处都居住过),并加入旗军正白旗。其先人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他将自己比作长白山上的一块石头,完全是与他那缠绵不绝的寻根怀旧的思恋感情,紧密联系着的。我们都知道,清人发迹于长白山一带地区,吉林乌拉和辉发河两岸,皆是旗人老营盘的驻扎之处,而长白山顶天池之畔的一则仙女吞吃仙果的传说,更是道出长白山乃是清人的发祥之地。后来,旗军随着世祖入关统一中国,好不威武赫赫,那是极其令人向往的岁月。但是,等到了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曹雪芹之际,他环顾当年随同清室一同进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腰金衣紫,官高位显,唯独他穷困潦倒,结庐在荒凉的西山黄叶村里,过着茅椽蓬牗、瓦灶绳床的生活,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感慨呢?

曹雪芹在另一首自题《画中诗》中也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是极其尊贵的,详溯其渊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俯首低眉于其左右,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能够为之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可能有人要问,既然《红楼梦》是以长白山作源头,或者说是作为小说的原起,为什么书中丝毫没有提及长白山区里的事,没有提及到关东旗人之事呢?但这并不能作为反证的理由。因为书中讲的并不是旗人入关之前的事,而是曹雪芹的祖先随同清皇室进关一二百年之后的事,讲的是入关后他家(即书中的贾家)几世几代里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事,讲的是曹雪芹等曹家子孙在那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里的生活,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的笔墨着力于关东旗人的当年了。但也不是丝毫地没讲,在许多地方也还透露出对往日的情怀,时不时地显现出乡土之音的痕迹。

例如,在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那一章里,在已卯本与庚辰本上,都有这么一大段话,可惜续作者高鹗不识货,竟给删掉了。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可见,不时地忆及到当年大荒山(即长白山)、青埂峰(即清根峰)的,不止是那块补天未用的石头,不仅是挟带那块石头降世的贾宝玉,这里,明明地是在暗喻作者曹雪芹自己。试想,有谁能在描写省亲热闹场面的同时,又可以写作出《灯月赋》与《省亲赋》的诗文呢?那还不是作者自己,还能有谁呢?他只是为了不落入“别书的俗套”,这才没有再写一赋一赞。贾宝玉不是编书人,哪会顾及到不落入“别书的俗套”呢?

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那一章里,癞僧、跛道在为宝玉驱逐魔魇之时,又把那块玉石托在掌中“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下,别来十三载矣!人世光阴迅速,尘缘未断,奈何奈何!可羡你当日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可惜今日这番经历呵: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明显得很,作者在这里是借僧、道之口来作自我提醒的。他劝告自己万万不能忘记长白山这座清人之根的地方,那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不能像《好了歌》中所说的“反认他乡是故乡”!要知道,在这温柔富贵之乡里,只能是污渍你的宝光灵气。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并非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别看它今日如何的美好,但却不能长久,终须有个食尽鸟投林,树倒猢猕散的一天。

这段文字表面上看是提醒宝玉的,实则上作者在自我提醒。细想,那宝玉怎么知道自己是弃于青埂峰下的一块补天未用的石头呢?只有曹雪芹自己才知道,他是随同清室入关而最终竟被完全遗弃未用的八旗子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红楼梦》完全是一部寻根的作品。

那么,书中有没有关于白山黑水之间、关东一带风土人情的描述呢?回答是虽有一些,但书中常用移时换位和掩遮隐幻的笔法,所以如不细心追究,便不容易看得出来。

比较突出的是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锦尉”那一章里,书中说正当荣国府管家人王熙凤还在梦中时,突然令人毛骨悚然地响起一阵警钟,“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正是丧音。”

现在的人多不知道啥是云板,怎地云板四下正是丧音?说起来,这也正是清人的习俗。云板,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报警器,多数是用生铁铸成的,上下两端铸成如意云头形状,并装饰有攀枝花卉纹。上部有孔,用绳穿吊起来,敲击起来响声清彻嘹亮,悠扬远传。最早用于寺院,云板敲响便是召集各庭各院众僧前来用斋的信号。到了元代,蒙古人主政的官署也采用云板作为召集民众发布某项政令的信号。后来,明军镇守长城一带用它作为报警器,被清人发现后移用过来,并依其敲击数目和声音的长短,编作出一整套的军事报警和集合行动的号令。清军中最大的一块云板,就挂在努尔哈赤的庭院之内。一有云板声响,他便立即披衣而起,急忙起来处理军务。史书上记载:天命三年清军派人到浑河南岸收割庄稼,一日,天亮前突遭明军袭击,有人发现后很快敲响云板,声音传至努尔哈赤所居住的界藩城,他立即派出大贝勒代善率兵前往援救,为收割的军民人等解了围。后来,这种云板报警制度,便在清室代代留传下来,不仅是皇家,在随清室入关的各官宦大家族中,也都悬有此种报警器,用以纪念和弘扬太祖的云板精神。曹家一直是清皇室重用的官宦之家,其府中代代都悬挂云板,不仅作为报警之器,而且也用此作为镇宅之物。

至于为何“连叩四下,正是丧音”,那是根据传统的礼数,即所谓的“神三鬼四”之数:三下表示福音,也是人们祭神和一般的礼拜之数;而四下则表示丧音,是对鬼祟等物叩头的礼数。

再有一事,就是第二十六回书中关于冯紫英的一段话:“这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叫兔鹘捎了一翅膀。”“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却有大幸。”这铁网山,即铁岭附近的山。八旗之人常爱携其子弟去到关外一带狩猎,不仅是他们,甚至连皇帝也多有这个癖好,康熙和乾隆都是乐此不倦的。在这两位皇帝的《起居录》里,便多有记载。因为这种出猎,既能满足他们对于围猎的兴趣,且因他们对于这里地理环境熟悉,可以充分地满足他们对于乡土的依恋之情。

至于捎了一下就使冯紫英面上青伤、险些搧瞎眼睛的兔鹘,则是关东旗人打猎时必须携带的一种苍鹰。其性凶猛,胸部有深褐色斑点,以吉林长白山一带所产的品种为最佳,当地人名之曰“海冬青”,是女真旗部落的图腾,在辽、金两代文人的诗文中,经常见到“海冬青”这个字眼。

再有一例,就是第五十三回书中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年宵所进的贡物,其中的大鹿、小鹿、獐子、狍子、野猪、野羊、野鸡、野猫、熊掌、榛、松、桃、杏瓤以及柴炭、银霜炭等物,明明便是关东一带的土特产。而在红学界中对于黑山村在于何地,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有人说是丰润县有个黑山村,且其附近的玉田县盛产御田胭脂米。也有人说,是在宝坻、武清一带。说在丰润,无非是想用曹家祖居丰润一说作为依据;说在武清、宝坻一带,无非是因为曹家在宝坻一带有田产。康熙年间,旗人在京畿四郊的占地又有所变动。在这次变动中,曹家在宝坻、武清一带又获得了一大片封地,这在曹寅所写的《东皋草堂记》中,便有明确的记载:“予家受田亦在宝坻之西,与东皋鸡犬之声相闻。仆仆道途沟塍多不治,兄归幸召佃奴挞而教之……”等等。但是,这黑山村确是万万不能在丰润与宝坻离京城不过一二百里路的地方。因为就书上所写,虽然是路上有雪,但这么近的地方无论如何也走不了一个多月呀!至多,也就是两三天的事儿。

从走的这路程来看,说它指的是锦州东北的黑山县还是比较恰当的。当时京沈之间路途多远有个尽人皆知的说法,叫作“里七外八”,意即山海关以里这段,是七百里,由山海关至沈阳这段,是八百里。黑山县离沈阳约为二百余里,那也就是说,关外这段路是六百里,总合起来,是一千三百里路。一般说来,用车拉与骡驮这么多沉重的贡物过来,一天也只能走个四五十里路,最多也不过五六十里路。如果平均以一天五十里计数,总共需用二十四五天。现在因为下雪路不好走,须待雪化路清之后才能行,所以多走了七八天,走了一个多月。

再从地势上来看,黑山县背靠医巫闾山脉,其最高峰望海山就在黑山县境内。它面对着辽阔的渤海,所以书中写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这黑山县里的人,可不就是山坳海沿子上的人嘛!

而表现旗人风俗人情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秦可卿这个神奇莫测、恍惚迷离、令人不可捉摸的人物了。她以一个凡人面貌出现,但多次却都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变幻莫测的仙体。例如,在第十三回里,正当贾家面迎皇妃归省、烈火烹油一般兴旺之际,她却以托梦形式向凤姐提出了所有一切当局者迷的人都万万想象不到的百年大计来,献策在祖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因为这些不动产在抄没时也不入官,从而就可以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退步。像凤姐那样聪敏伶俐、经多识广的人听了,都“十分敬畏”,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细想,像秦可卿这样一个只有十八九岁、至多也不过二十岁(贾蓉在讨封龙禁尉时明白地填写年龄为二十岁)的女子,如何能有这么高深的智谋和深思熟虑、超越常人的经世之计呢?这不明白地显示,她便是旗人所信奉的萨满教中护家女神的化身吗?

她的这样一个护家女神形象的化身,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她先以自己芳香甜蜜、充满着性感装饰的卧室吸引宝玉入梦,接着,她又将宝玉引荐给一半是她自己的化身,一半又说是她的嫡亲姐妹的警幻仙子。同时,又借警幻仙子之口说出那番本是她自己所要表达的、也是她极力想要去做的那番言论:“适从宁府经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曰:‘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接着,她便与宝玉在被警幻仙子推进到那有一股“细细的甜香”的屋子里“作出女儿的事来”;后来又幻化成为警幻仙子急急地追赶过来,急忙地警告:“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这不明明地显示出她是一个萨满教中护家女神的化身吗?在萨满教中护家女神的形象,在时空中是绝对自由的,在性生活方面也是很为开放的。

《红楼梦》里有大量的东北方言土语

?我们说,《红楼梦》是一部寻根之作,是作得把清人发祥的根源之地长白山作为感情的寄托而写出的一部醒人醒世小说,这里边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那就是书中多用关东(亦即今日之东北)的方言土语写成的;而且越是写到下层人物,诸如李嬷嬷、赵嬷嬷、何妈、夏婆子、柳婶子等人的时候,更是张口就来。而这些张口就来的东北话,就使得书中人物生动鲜活、如见其貌、如闻其声,几乎是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乃至于其性情举止都全盘地托了出来。

有些人不信,说《红楼梦》我看过了不止一遍,我怎么没看到《红楼梦》里有东北话,甚至是是大量的东北方言土语呢?我说,那是因为你不是东北人,或者说不是几代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故而对东北特有的方言土语不那么敏感而已。我试举三个词为证,例如第十九回书中出现的“扎挣”、“失闪”和第六十二回中出现的“才刚”,它们即是“挣扎”、“闪失”与“刚才”的倒装语,这在我国任何地方语言中,包括北京语在内,都没听见有人这样说过的。应当说,这是东北话语中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说曹雪芹用东北方言土话寄托他的那份乡愁,是完全无可怀疑的。

下边,我就将书中出现的东北话,简单地梳理一下,它们大致地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满洲语的音译。属于这一类的方言土语,在书中有很多很多,例如十六回书中凤姐问平儿:“方才姑妈有什么事,巴巴儿的打发香菱来?”还有接下来的一句:“我说呢,姑妈知道你二爷来了,忽刺巴儿的打发个屋里人来?”

这里的“巴巴儿的”就是一句满语译音。在满语中念作babade,《清文总汇》中释义为:“到处,凡处”,延伸之意是特地,偏偏地;“忽刺巴儿的”(也有译音为“忽儿巴的”、“忽伦巴儿的”)也是一句满语译音,在满语中念作“hurseme”,《清文总汇》中释义为:“火骤然忽发之貌”。在第四十九回书中还有:“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的纳罕”,这“纳罕”也是满语的译音,在满语中念作“nasambi”,《清文总汇》中解释为:“已过之事追惜之、嗟之、叹之”。

在第五十一回书中还有:“麝月翻身打个哈什”,这哈什也是满语译音,念作habg。现今,我们在书面文字上都写作为“哈欠”。

在第五十三回书中还有:“这边横头排插之后小坑上,也铺了皮褥,让邢夫人等坐下”,这排插,在满语中读音为huwejen,《清文总汇》中释义为,对面炕中间连接处的一条窄窄的过道炕。

还有书中见得最多的那个“劳什子”几个字,例如第三回宝玉摘下那玉摔在地上骂道:“什么罕物……我也不要这劳什子!”许多人对这“劳什子”三字都认为不大好理解,实际上它也是满语的译音,在满语中读作为Loksimbi,《清文总汇》中释义为:“胡说不止,人说颠话”,延伸开来,即是讨厌的东西。

第二类是东北的土话、土称呼,例如第二十回书中说的“当地”、“作耗”、踹窝等等,书中李嬷嬷说袭人“大模斯样儿的躺在炕上……这屋里你就作起耗来了”;同回书中,赵姨娘骂贾环“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此外还有第三十九回中的“后起见”,第四十回中的“好生着”,第四十一回中刘姥姥说的“仔细失手打了”,第四十三回中凤姐又道:“有了钱白填送别人”,第四十三回凤姐过生日那天写道的:“辗眼已是九月初二”,第四十七回中柳湘莲对宝玉说起给秦钟上坟的事:“省的到了眼前扎煞手”,第四十九回中宝玉急得等不得,“忙忙爬拉完了”,第四十九回回末之处,凤姐说:“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等等。

“当地”,即当场、当下里之意。延伸开来也还有院当心、屋当地的土语,其意即为院子中间、房屋中间的意思。“大模斯样儿”,也有写作成“大模是样儿”,意即大模大样的,或装模作样儿的。“作耗”,也有写做成“作祸”的,意即胡闹、胡作非为。“后起间”,即是后来、以后的意思。“好生着”,即是好好地、努力地、尽量往好里做的意思。“失手打了”,意即不小心将碗掉到地上砸碎了。“填还”,即白给别人填坑。“辗眼”,即是转眼。“扎煞手”,即两手空空、毫无办法之意。第四十九回中的“爬拉”,即用筷子将饭粒拨拉到嘴里之意。“生生”,即硬是和毫不顾惜之意。

第三类是东北地方的特殊语言结构,例如,第六回书中,周瑞家的告诉刘姥姥,说这王熙凤“行事儿比是人都大呢”,这“是人”,即“凡是人”的意思,说话时将一个“凡”字给省略掉了。那意思即是说,凡是人都大不过她,比不上她。后边书中也有多处,什么“是人都说”,“是人都看好”等等,都是将“凡”字去掉的省略语。高鹗因为不懂得东北话,因之他便在多处都将“是人”给改为“世人”。

还有第十六回书中,贾琏讪笑道:“你们别胡说了,撂下碗子还要到珍大爷那边去商量事呢!”这“撂下碗子”,即是“撂下饭碗子”的意思。句子中把“饭”字给省略掉了。东北人经常这么说 ,而高鹗却不懂,给改成为“快盛饭来吃”,竟把意思给弄反了。还有贾琏回答李嬷嬷问咱们家也预备接元妃时,他说:“这个何用说!不么,这会子忙的是什么?”“不么”这一词组就是靠提高和拉长一个“不”字的声调,而将下边的或中间包含的几个字都给省撂掉。它实际上,即是“不这么样”“不然的话”等话中的“这样”“然的话”等几个字,给统统地省略掉。所以,这类东北特有的话语词组,可以称之为“吞声词组”。

第四类是倒装语,即我们前边提到的“才刚”、“失闪”、“扎挣”等词儿。例如,第十九回书中说王熙凤一则事多任重,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下边还有一句袭人对茗烟说的话:“有个失闪,这也是玩得的吗?”第六十二回书中芳官说:“早起也没好吃,才刚饿了,我已告诉了柳婶子,先给我做一碗汤”,等等。这种倒装语结构,可以说是只有东北言语体系中才有。许多人想非难我前边举出的一些例证,说我们老北京土语中也有,我与之争辩时他们确实也举出一些例证和理由来(因为清人进关后,也将东北的方言土语带进北京,与北京话交汇整合起来),但当我提出这种惟有东北语言中才有的倒装语结构时,他们则无言以对,只能心服口服这样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了。

《红楼梦》在五十二回至六十三回这几回书中,因为描写的都是荣、宁两府中的最底层的人物,口语化成份更大,故而东北的方言土语也就更多。最为突出的是第五十九回何妈撵打她的女儿春燕直到宝玉院中,因为极没规矩,气得袭人要回二奶奶准备撵她出去,她忙向袭人等央告,请求仍然留下她在园子里时,说“我家里也省交过。我这一出去,又要去自己生火过活……”这“交过”,就是纯粹的东北土话,即为吃喝的意思,所以有的人也写作成“嚼谷”。高鹗在续编此书时,因为完全不懂东北话,觉得“交过”二字十分难懂,文理欠通,于是便把这一句非常生动而又有地方色彩的话统统地删去了,这真是“庸匠不识真璞玉,误将卞和施刖刑!”另外,在本回书末还有凤姐的一句话:“凭你小蹄子发放去罢!我才精神爽了些,没的淘神。”这“淘神”二字,也是东北话,即劳神与操心的意思,可惜高鹗续编时也把这句话删了,改为“没得怄气”。在凤姐的这句话里边,与‘怄气’二字是毫无关系的。

第五十二回书中,麝月按着晴雯倒下,说:“你出了汗,又作死”;晴雯对宝玉说:“你只管睡罢,再敖上半夜,明儿眼睛抠搂了”;第五十三回,贾母与众妯娌们闲话,尤氏指凤姐说:“我们就不济”;在第六十三回书里,袭人便说:“一罈子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喝的把臊都丢了”,麝月笑道:“他也不是好(hào)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提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这里边的作死,即捉死、往死里折腾、闹腾的意思;抠搂,即眼窝塌陷下去的意思;不济,即不及、赶不上的意思;鼓捣,即折腾、耗用、摆弄的意思;好(hào)即故意的意思;不离大褶儿,即不离大格、大体,不离谱儿。

而在第六十一回书中,东北的土语特别多,例如平儿笑道:“两个人窝里炮,先吵的合府都知道了!”凤姐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柳婶子说:“如今厨房在里头,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叨登!”这“窝里炮”即自家人对攻;磁瓦子,即磁器碎片;叨登,即搬动,挪动、动用。而最为突出的是“孤拐”二字。林之孝家的向平儿说到秦显家的模样时,说:“高高儿的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利索的。”有许多的本子在此处都加上注释,说“孤拐”即颧骨;还有的说,即是“皮肤表面能看得到的突出骨节”。这些解释,如果若叫东北人看了会觉得很可笑,“孤拐”谁还不懂?民间还有句颇为流行的说法,叫作“女人孤拐高,杀夫不用刀”,意即是说孤拐高的女人命硬,尅夫。在东北,没有人还会为“孤拐”二字去查辞典的。现在北京流行着一段俏皮喀儿,专门用来嘲笑东北人说的土语:说“你别扬目二怔地走,看喀倒了把膊拉盖儿喀秃辘皮儿”。膊拉盖儿,就是膝盖,这是东北人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应当说,像这类的东北土语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可能有人会说,脚孤拐也叫孤拐呀!是的,但在东北人那里,说到脚孤拐时必然加上一个“脚”字,以示与颊上孤拐的区别,而只有颧骨,才单用“孤拐”二字来表示。

也有人会说,曹家随同清皇室入关到了曹雪芹写书时,已经历经几代了,怎么还尽用东北的方言土语呢?这就叫“乡音未改鬓发衰”,乡音最是难改的!而且,曹家与书中提到的“四大家族”尽是旗人,他们的生活大都是在那旗人圈子里,互相之间说的尽是家乡话,特别是那些下层的人,他们平日里与官场上以及文化圈子里的人接触不多,使用官话的机会很少,因之对于外面的语言汲纳与更换得就更少些。因此,那些地方的方言土语也就根深蒂固地盘据在他们的东北话的“母语”之中了。而曹雪芹写作此书正是怀着一种寻根思旧的情结,因此,对于祖上传下来的那些方言土语便情不自标禁地拈用过来,而特别是写到下层人物时,觉得这些方言土语更能体现出他们的性情喜好,于是那些从娘肚子里就带来的东北方言土话,便连珠炮似地出来了。


文章来源:满族文化网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01s